首页 > 新闻动态

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记第二期“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现” 工作坊

发布时间: 2018- 04- 13 15: 41浏览次数:

“一千多年以前,欧洲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的课堂就出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交头接耳或埋头睡觉的现象,互联网+、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大学课堂则呈现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画面。时隔1000多年,我们的学生中依然出现了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现在的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随着余建波老师抛出的问题,我校为期二天的第二期“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现”工作坊正式开班。本次工作坊,我校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慕课推进办公室主任助理余建波和郭政两位老师担任主讲,共有来自各二级学院(部)、附属省人民医院及临安区人民医院的35位老师报名参加。

“网络课堂”劲风扑面

时代在改变,学生“逃课”的方式也在改变。如何将学习者手中的移动电子设备用于学习呢?余建波老师讲到,移动互联为教育带来的诸多便捷福利,不少教师从优质网络资源中有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并组织线下互动讨论课堂,这让不少学习者渐渐地乐于在线学习。此外,还有教师通过推荐课程,设定任务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在线学习,并在课堂中通过教学工具进行现场翻转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选择优质资源作为自己的教学资料,课前通过微信推送给学习者。教师还能利用教学平台建构一个无硬件环境支持的“智慧教室”,教师通过手机和PPT就可以发起投票、弹幕等功能,不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余老师介绍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慕课课程的陆续建设、运行,目前全球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平台(慕课平台)已超过100个,国内大规模运行的慕课平台主要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智慧树、优课联盟、人卫慕课六个,另有其他在线课程运行平台60余个。平台运行课程数量总和近2000门,在线学习者约3000万(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习者超过2000万,其余几家平台学习者约1000万)。而各大慕课平台都已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因此教师可以在“慕课平台”(MOOC)或私播课平台(SPOC)上自行开课,也可以在各大平台上找到自己授课的课程或相关课程。

在线课程列入“国家计划”

20181月,教育部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正式公布,本次认定了490门课程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本科教育课程468门、专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22门。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推出,不仅在中国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3年还将继续认定25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余建波老师介绍到。



在工作坊上,余老师就“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的政策”进行解读,并对评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逐一剖析。他强调精品课程在线建设一定要在正规的公共的网站开放,且必须包含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作业及考试等与线下课程相同的内容,还需注重线上数据分析。


余老师指出,在线课程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而是教学服务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需要将传统的课程加以改造,并将教学的全过程(授课视频、电子讲义、在线作业、在线讨论、在线测试)通过大规模学习平台进行呈现。此外,课程内容相较于传统教学更加新颖、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并且老师、助教都应积极参与教学,而最后的成果则是有大量的学时积极参与并完成课程教学要求。

“混合式教学”构建未来课堂

工作坊上,余建波老师分析比较了传统课堂、在线课堂、以及混合式课堂在教学安排、内容形式、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他指出:慕课相对于微课以及传统授课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微课属小范围的知识点讲解,难以形成较全面的知识传授体系,虽然传统授课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授课模式局限,但往往让老师们过度依赖多媒体,限制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而慕课可以根据学生自身需求与能力来选择性地接受教育,“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跳着看视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重复看”,打破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今课堂里“低头族”这一现象,余老师提出了“以疏治堵”教学理念,余老师充分借助手机软件的各种功能,向老师们分享展示教学“小助手”:如运用利用手机进行课堂测验、利用弹幕进行更为生动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余老师认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一定用好这些课堂“手机小助手”,才能有效吸引作为“数字原住民”大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

此外,余老师还以视频、故事、动画等形式讲述了传统课堂面临的瓶颈问题,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视频公开课与慕课的区别等。培训中,余老师结合慕课的课程视频碎片化、教学设计模块化、系统化的这些特点,开启了在线课程设计培训模块包括:参培教师分组与团队建设、周选题及在线内容设计、周学时安排等,然后由小组成员推选课程主讲人来展示成果。



培训中,每位老师积极投入小组的在线课程工作坊建设中,不同学科的老师展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设计特色。余老师还以优秀慕课为例,分析了课程中知识点设计的起承转合,重构了课程设置,余建波提出,设计一门好的课程,教师要把知识点设计得有故事感,才能引人入胜,紧紧吸引住学生。

“微课制作”技术先行

工作坊上,余建波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制微课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拍摄环境、摄影环境准备。余老师讲到,一个微课视频时长大致为6-8分钟,老师们首先要精心准备好微课设计稿,不求所讲内容面面俱到,以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为宜。余老师强调到,微课制作只是慕课的缩影,还需要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调整教学安排,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来进行更为高效的学习。

12日的培训中,郭政老师还就微课制作软件的使用做了重点讲解。他首先分析到,好的PPT课件是微课慕课视频的‘基底’,三秒钟能读懂的PPT就是好PPT,因此PPT在设计时必须循PPT设计的十二条原则,成品后PPT必须是结构明细、条例清楚、模板统一、图文并茂的。培训过程中,他还教授了几个微课设计的技巧:通过PPT动画制作完成微课动画;设计微课的PPT应尽量满足多媒体学习理论、授课画面应营造面对面、一对一教学的感觉;教师的声音应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此外,郭老师还着重向老师们讲解了两款常用的微课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Office MIXCamtasia。他首先展示了一段制作精良的慕课片段,分析其主要有背景制作,声音处理等步骤组成,以此引出如何制作高品质慕课视频。郭政老师不仅现场演练了整个制作流程,还强调了两款软件在录制微课视频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他讲到,视频录制应使用外置摄像头,注意光线的明暗与射入角度,才能录制处美观自然的视频画面。同时,他建议使用较好的外置话筒,并且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录制,确保音频质量。在老师们掌握Camtasia录制方法后,郭老师将难度升级,教大家演练用MIX录制慕课。

针对视频制作中的抠像技术,郭老师也进行了演示操作。“秘密就在于图像合成技术,”郭老师边讲边演示如何将绿色背景从图像中抠除,然后添加新背景。他还讲到,老师们要做的是增强视觉效果,然后调大小、设阴影,加强图像层次感,而声音方面,要保留外置话筒的高质量音频,对电脑录制的杂音点击静音就可以去除。

本次培训,余建波和郭政两位老师结合众多的成功教学实践案例,利用模块化的工作坊指导老师们科学设计在线课程,美化课程PPT,制作微课视频,到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这“四部曲”,进一步提升我校参培教师们实现教与学翻转互动,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文\图 戴晟)



部分参培教师感言:

拓展了思路、学习了新技术、特别是老师的经验分享,使我们易于入门,应用于课堂教学。

——教务处  蒋锦琴

有理论、有实践、注重实效,收获满满!

——药学院  吕海峰

培训效果很好,收获很多,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课程设计方式,更加多样的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附属省人民医院  戴晶

培训效果非常好!信息量巨大,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以及丰富的软件和素材资源,回去要继续学习研究。

——通识教学部  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