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0- 10- 26 15: 33浏览次数:

10月22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教授来校作“建好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0余位校内教师参与现场聆听,另有百余名教师线上收看钉钉直播。杭州医学院梁广副校长主持并全程参与活动。

 

顾晓英教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梳理了国家文件中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内容,并分享了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课程思政教改的成果。“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点上开花、“人工智能”系列课程不断创新、“红色传承”系列课程精品培育,这些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中国课”,深受学生追捧,不仅引领着学生们读懂中国,还增进了他们的政治认同,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她介绍了上海市课程思政从“整体校”建设到“领航校”建设的历程,指出了学校的顶层设计、院系的主体作用、名师的表率引领和教师的收获成长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思政课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顾教授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才能使广大学生真正受益。课程思政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思考人生,她强调,教师要增强思政意识,依托学科充分挖掘课程背后的“思政元素”,让思政无痕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链条;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注重知识含量。

最后,梁广副校长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顾晓英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顾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教学样例详实,对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梁副校长鼓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拓展为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教学方式;期望通过此次培训,全校教师能提高政治站位,深耕教书育人,用心挖掘各学科、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让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真正的思政育人。

文/刘佳玮 图/施雨祺